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是否适合手术:
如果病灶局限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直肠中段的肿瘤(距离肛门10-15厘米)通常采用低位前切除术,这种手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肛门功能。
对于无法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或局部切除术,但这需要对肿瘤的侵袭性进行评估。
2.内镜下治疗:
如果病灶为早期癌症(如未发生淋巴转移或深部浸润),可以通过结肠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或黏膜切除术。这种方法创伤小,但需要对病灶的性质进行精准判断。
3.术后辅助治疗:
若病灶伴有淋巴结转移或临床表现提示存在较高复发风险,应评估患者能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高龄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而难以耐受标准化疗,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减量化疗或口服化疗药物。
4.放疗的应用:
放疗常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或术后降低复发风险。在一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中,单独放疗也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式。特别是距肛门较近的病灶,放疗的效果尤为显著。
5.姑息和支持性治疗:
对于晚期或无法根治的病例,需要更多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采取姑息性手术(如造口术)缓解梗阻症状,同时结合止痛治疗、营养支持及心理干预。
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权衡癌症控制与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