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手术部位观察:需定期检查手术切口及周围皮肤的愈合情况,以避免感染发生。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及疼痛等异常表现。
2.肠功能监测:术后初期一般可能出现肠功能减退的现象,需要密切观察腹胀、肠鸣音及排气排便情况。通常情况下,肠鸣音会在术后24至72小时内恢复,应记录肠道排气和排便时间。
3.营养支持:术后初期可能需要禁食或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待肠功能恢复后再逐步进食。建议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及普食,期间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
4.预防并发症:需要警惕吻合口瘘、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痛加重等症状可能提示并发症的存在,需及时就医处理。
5.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同时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如下床行走等。
6.心理支持:术后的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术后恢复。可以通过与医务人员沟通或者参加康复小组来获得情感支持。
以上要点旨在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关键阶段,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