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黏膜充血和水肿
流鼻涕往往伴随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如感冒、鼻炎或过敏性鼻炎。炎症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使鼻腔内部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气流通过的感受。当水肿减轻或分泌物减少后,可能会出现“空虚感”这种主观感知变化。
2.鼻涕冲刷神经感受器
鼻腔内的神经感受器对气流和压力变化非常敏感。如果长期有大量鼻涕分泌,这些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的频率增加,可能在分泌物减少后进入一种感知“失常”的状态,导致鼻腔感到异常空洞。
3.鼻腔干燥或反应性充血
频繁清理鼻涕、使用药物或者炎症过程本身可能引起鼻腔黏膜暂时干燥甚至反应性充血。这种现象会降低鼻腔对气流的正常阻力,引发一种“空气过于顺畅”的感受。
4.气道敏感性增强
在某些人群中,比如患有慢性鼻炎的个体,鼻黏膜的感知能力可能较为敏感。流鼻涕及其相关病因可能使得鼻腔对气流的反应更加放大,患者就容易在短期内产生异样感。
5.心理因素作用
长时间的不适感可能导致过度关注鼻腔状态,当流鼻涕缓解后,身体对鼻腔的感受变化被进一步放大。这种“空虚感”并非完全由生理问题引起,而是心理因素参与的结果。
类似症状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但如果长时间存在,可能提示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潜在疾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