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与饮食
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
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的食物,如全谷物、深绿色叶菜以及坚果类,帮助调节神经系统平衡。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因为这些刺激性物质会增加心率和焦虑感。
2.运动与放松训练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跑步或游泳,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皮质醇水平,减少压力。
学习腹式呼吸法、瑜伽或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这些方法可以直接对抗交感神经兴奋,缓解紧张状态。
3.心理调节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值,适当分解任务,避免因目标过大导致的挫败感。
定期记录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写日记或者向亲密的朋友沟通,将内心情绪表达出来。
如果持续感到难以缓解的焦虑,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尝试认知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
4.学习时间管理与提升专注力
将每天的工作和学习具体安排在时间表中,优先完成重要事项,避免堆积于最后一刻带来的巨大压力。
尝试练习冥想或正念训练,例如每日花10分钟专注观察自己的呼吸,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分散和内心急躁。
5.必要时的药物辅助
对于症状较严重、已影响正常生活的个体,医生可能考虑开具抗焦虑药物,如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服用,以防止依赖。
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可能损害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综合性的应对策略,培养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如果自我调整未能取得明显改善,应及时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