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表现:
运动抽动:包括脸部抽动,如眨眼、皱眉,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自主动作,如耸肩、扭动等。
声音抽动:涉及发声的不自主行为,如清嗓子、咳嗽、吼叫或模仿动物叫声。
抽动常常频繁且无法控制,可能在情绪紧张或兴奋时加重,但在专注某项活动时有所缓解。
2.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儿识别和控制抽动行为。包括习惯逆转训练,通过一种不与抽动兼容的行为来阻止抽动发生。
药物治疗:针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抽动,可选择使用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和其他神经调节剂,需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理支持:提供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教育和支持,以减少患儿的压力和焦虑。
儿童抽动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但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有效管理症状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