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因素:有些人的心跳较慢但仍然健康,例如运动员或长期锻炼的人,他们的心脏效率更高,能够以较少的搏动维持正常血液循环。
2.病理性因素:心动过缓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的心动过缓可能导致头晕、疲劳、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3.症状观察:如果心跳在30多次且伴随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心电图、心脏监测、血液检查等,以确定病因。
4.治疗方式:治疗取决于心动过缓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对于病理性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等干预措施。
心动过缓的潜在影响取决于其原因和个体健康状况。若出现低心率并伴随不适,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在未经医学指导的情况下,不可对心动过缓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