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评估疼痛性质和强度:腹部隐痛可能源于伤口愈合、组织牵拉或局部炎症反应。如果疼痛较轻且无其他伴随症状,可能与术后恢复相关。但若疼痛逐渐加重或转为剧烈,需高度警惕。
2.观察伴随症状:
如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寒战或心率过快(每分钟超过100次),需排除术后感染。
若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或停止排气排便,应考虑肠梗阻或吻合口狭窄。
如果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或腹部硬如板状,可能提示腹膜炎。
术后出血通常表现为腹腔内持续性钝痛,并可能伴随血压下降或血红蛋白迅速降低。
3.检查手术部位:术后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加重等外观异常变化,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感染或切口裂开。
4.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腹部超声或CT可评估是否有腹腔积液、脓肿或吻合口漏。
动态监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感染或炎症状态。
5.必要时及时就医:如出现上述任何危险信号或疼痛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应立即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医生可能会选择调整抗生素、引流腹腔积液或进行二次干预。
术后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和伤口护理对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同时任何异常表现都需要尽快排查,以防止潜在并发症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