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黄色脂肪瘤的特征和诊断:
黄色脂肪瘤多为柔软、黄白色的小结节,常见于消化道黏膜下层。
通常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也可结合超声内镜明确脂肪性质。
如果怀疑有其他病变,可进行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但脂肪瘤本身通常不需活检。
2.处理方式的选择依据:
无症状者:大多数脂肪瘤是良性的,且无明显症状。对于直径较小(一般小于2厘米)的病灶,且患者无出血、梗阻等表现,只需定期随访,每年复查肠镜即可。
有症状者:当脂肪瘤较大(通常超过2-4厘米),可能引起腹痛、肠梗阻或便血时,建议手术切除。切除方式可采用内镜下切除(如黏膜下剥离术)或外科手术。
恶变可能:若发现异常结构(如不规则形态或快速增大)、伴随病理表现(如消瘦、贫血)或高度怀疑其他疾病(如脂肪肉瘤),应尽早进行进一步病理学评估和治疗。
3.日常管理与复查:
建议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功能正常运行。
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灶变化,尤其对于有家族癌症史的个体,更需规范随访。
肠镜检测到黄色脂肪瘤通常是偶然发现且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无需特殊干预,但需注意其大小及是否伴随症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对症处理或长期监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