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痛经发生的几率。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
经期避免寒冷刺激,加强腹部保暖,如使用热水袋或暖贴,可促进血液流动并减轻疼痛。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是常用的止痛药,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或刚开始时服用,一般每天两次,但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如果痛经非常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考虑短期口服避孕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和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痛经。
3.增强骨盆肌群锻炼
通过特定的瑜伽动作或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子宫的位置和盆底肌肉的紧张状态,降低痛经的程度。
具体动作包括“桥式”或“猫牛式”,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周练习3-4次。
4.改善体位
子宫后位女性可尝试跪膝胸卧位(趴卧时将臀部抬高,膝盖弯曲)每日保持5-10分钟,有助于改善子宫位置,促进经血排出。
5.必要时手术干预
若伴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病理问题,应及时就诊,通过彩超或其他影像检查明确病因,根据需要可能采用手术治疗,例如宫腹腔镜检查与处理。
子宫后位通常不会构成健康威胁,但若痛经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以排查其他潜在问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盆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