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其他类型:
增生性息肉:通常与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多为良性。如果息肉直径较小(一般小于1厘米),且无恶变倾向,可选择定期随访;若息肉较大或有出血风险,则可能考虑切除。
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特别是当直径超过2厘米时,恶变率显著增加。这种类型的息肉通常建议尽早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其他类型:如基金腺息肉,一般发生在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中,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处理,但需警惕特殊情况。
2.息肉的大小和数量是影响切除的重要因素:
单个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者,可以观察并定期复查。
如果息肉数量多,或者单个息肉直径大于1-2厘米,推荐内镜下切除,以降低恶变可能。
3.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也需纳入考量:
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先根除感染,同时加强胃黏膜保护。
病史中如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胃部分切除术后等高危背景,医生常会倾向于采取积极干预。
胃息肉的管理方式应结合具体病因、大小、数量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