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如甲型、戊型肝炎)多数可以自愈,但需要充分休息和营养支持,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肝功能衰竭。乙型、丙型肝炎若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有望切断病程进展。
2.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控制疾病长期稳定;慢性丙型肝炎则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毒持续清除。
3.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及体重管理,可以逆转或减轻肝脏脂肪沉积。如果并发肝炎或纤维化,需要进一步治疗。
4.肝硬化:
肝硬化一旦形成不可完全逆转,但早期干预(如针对病因的治疗、控制并发症等)能够延缓或阻止病情恶化。晚期肝硬化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作为最终治疗手段。
5.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其他特殊类型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种代谢性肝病等,通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情;部分遗传性肝病需根据分子机制进行个性化处理。
6.肝癌及其并发症:
肝癌的治疗效果依赖于发现的阶段。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法治愈,中晚期则可能借助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及介入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肝病的治疗效果与早期筛查和规范管理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