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脂肪摄入过多
如果饮食中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肥肉)摄入过量,未被完全吸收的脂肪会在粪便中残留,使其表面变得油腻,从而增加黏附性。
2.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对粪便的成形至关重要。如果摄入不足,粪便质地可能偏软且不成型,更容易附着在马桶上。成年人每日推荐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克。
3.胆汁分泌异常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乳化及吸收,参与粪便颜色和质地的形成。如果胆汁分泌不足,例如因胆囊疾病或肝功能问题,可能导致脂肪排出增多,进而引发大便黏稠。
4.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对于正常消化吸收非常重要。当菌群失衡时,如因滥用抗生素或饮食不规律,可能影响粪便的水分含量和成分分布,导致其形态异常。
5.胰腺功能异常
胰腺分泌的酶类负责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如果胰腺功能减退(如慢性胰腺炎),可能会使脂肪吸收障碍,大便因而表现为粘稠难冲。
6.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人群可能出现肠道蠕动减弱,造成粪便排泄不畅,水分吸收异常,易伴随大便形态异常。
建议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脂食物,同时维持良好作息并适当运动。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并且长期存在此现象,需警惕消化系统疾病,尽早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