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内膜癌的病理报告

2025-02-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内膜癌的病理报告是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组织学类型:内膜癌最常见的类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占所有病例的约80%。其他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每种类型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2.分化程度:分化程度反映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度,通常分为三级:

低级别(G1):癌细胞与正常内膜细胞较为相似,增殖较慢,约占50%的病例。

中等级别(G2):癌细胞变化较明显,约占35%的病例。

高级别(G3):癌细胞异常显著,增殖迅速,约占15%的病例。高级别癌症通常预后较差。

3.浸润深度:报告会描述癌细胞是否侵入子宫肌层及其深度。这一参数影响癌症的分期和治疗决策。肌层浸润超过一半通常提示更高的复发风险。

4.淋巴结受累情况:报告中可能会指出癌细胞是否扩散到淋巴结。若淋巴结受累,提示癌症可能已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5.远处转移:若癌细胞已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肺或肝,病理报告会详细记录。这通常意味着晚期癌症,需进行更积极的治疗。

理解病理报告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检查结果,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及时沟通和定期随访是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环节。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