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风热型:这种类型的毛囊炎多由于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肌肤所致,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皮损较为明显。治疗上宜采用疏风清热的方法,常用方剂如银翘散加减。
2.湿热内蕴型:主要因湿热蕴积于皮肤而发病,多见于反复发作且伴有黄色脓头的毛囊炎,局部瘙痒或疼痛。治疗通常采用清热利湿法,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胃湿热型:多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腻有关,导致脾胃失和,湿热蕴蒸于体表。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上需健脾除湿,代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加减。
4.气血两虚型:多见于慢性、反复难愈的毛囊炎,患者常伴有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全身症状。这类患者应益气养血,建议使用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加减。
毛囊炎在中医辨证中根据不同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类,从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通过调整整体状态,改善局部症状,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