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什么病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急性心脏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胸痛,可能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1.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包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0%以上的病例。脂质在冠状动脉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

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收缩,使得血流减少或中断。

2.临床表现:

胸痛:超过70%的患者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0分钟,且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出汗、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晕和焦虑等。

无痛性心肌梗死: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疼痛表现。

3.诊断方法: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特征性改变,是最常用的早期诊断工具。

血清标志物:心肌损伤时,肌钙蛋白T和I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4.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包括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置入)等,以恢复血流。

长期管理:二级预防措施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以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

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及时识别和治疗非常关键。应注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