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管狭窄程度:通常,冠状动脉堵塞达到70%以上即被视为临床上显著狭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都必须植入支架。80%的堵塞无疑是严重的,需要进一步评估。
2.症状表现:若患者出现胸痛、气短等心绞痛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这可能提示供血不足。此时,支架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3.非侵入性检查结果:如进行负荷试验或心肌灌注显像,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则说明支架可能带来益处。
4.血管解剖结构:某些复杂的病变位置,如主干部位的严重狭窄或多支病变,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者,由于血管扭曲或钙化,技术上难以置入支架,也需考虑其他处理方式。
5.患者的整体医疗背景:包括其他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等也会影响治疗决策。
6.药物治疗效果:如果通过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和减少心脏事件风险,可能暂缓介入治疗。
权衡以上因素后,医生会建议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有时候,药物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结合支架植入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植入支架虽是常见的介入手段,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慎重决定,避免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