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脱水:当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时,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常见原因包括过度出汗、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剂。
2.心脏问题:某些心脏状况如心动过缓、心肌梗死或心衰会影响心脏泵血能力,从而降低血压。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如艾迪生氏病)会导致低血压。
4.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感染进入血流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5.贫血:由于红细胞不足,输送到组织的氧气减少,可能伴随低血压。
6.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阿片类药物都会引起血压下降。
7.营养不良: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会导致贫血,从而引发低血压。
8.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是健康的标志,但若出现头晕、疲劳、意识模糊等症状,应考虑就医评估。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制定适当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