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结石的成因和机制:
儿童患膀胱结石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平衡、脱水及某些慢性病。缺乏蛋白质和磷酸盐的饮食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矿物质浓度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另外,尿路感染或尿道梗阻等情况也可能促进晶体沉积。
2.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急。有时伴随血尿,尿液可能呈现混浊或带有小颗粒。一些儿童可能会反复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
3.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X光片,可直接观察到结石的存在。尿液分析帮助检测潜在感染或异常矿物质水平。
4.治疗与预防:
小型膀胱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需借助手术或碎石技术进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充足水分、避免高盐或高草酸饮食,并及时治疗引发尿液滞留的基础疾病。
膀胱结石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一旦出现应尽早干预,以免对泌尿系统造成长久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