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损伤
泌尿系结石在输尿管、膀胱或肾脏内移动时,会刮擦到尿路黏膜,导致微小血管破裂,造成少量血液进入尿液。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尿液检测发现潜血,但肉眼往往无法察觉。
2.结石部位
结石的部位与尿潜血的程度密切相关。当结石位于肾脏或输尿管时,常引起较明显的潜血;而膀胱或尿道结石则可能伴随肉眼可见血尿。具体临床表现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3.结石大小和表面特性
大小较大且表面粗糙的结石更容易对泌尿道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加重尿潜血。而较小、表面光滑的结石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损伤,但仍可能造成微量的潜血。
4.继发感染
泌尿系结石易合并尿路感染,感染进一步损伤黏膜,增加出血风险。此时,尿液中不仅含有红细胞,还可能出现白细胞和细菌。
5.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性
尿潜血的出现通常是结石活动引起症状的早期提示信号。通过定期尿液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结石是否正在刺激或损伤尿路,并辅以影像学手段确认结石大小及分布情况。
尿潜血是泌尿系结石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其也可能由其他病因引起,如泌尿系统感染、外伤、肿瘤等。因此一旦发现尿潜血,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