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观察是否完全排出:当发现尿液中有结石时,应检查是否还有残留的结石。可以将小便过滤收集,确认结石大小及数量。这有助于医生分析结石成分并制定进一步预防措施。
2.多饮水促进排石:建议每日饮用2-3升水,以增加尿量,帮助冲刷尿路残余的小结石或砂粒。如果因疼痛或其他原因导致饮水不足,可能需要静脉输液补充水分。
3.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排石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等。在医生指导下,也可适当使用解痉药物以放松平滑肌,从而缓解尿路痉挛和促进排石。
4.监测感染迹象:排石期间容易诱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发热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尽早就医,通过尿液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5.改善饮食与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类型的结石(如草酸钙结石、磷酸盐结石、尿酸结石等),需要根据其成分调整饮食。如控制高盐、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适量补充柠檬酸盐类食物等。
6.定期复查:排石后需定期进行尿液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评估是否有新的结石形成或残余结石存在。应结合代谢评估,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代谢紊乱。
如果反复出现结石或者排石失败,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来处理。
排石过程中建议及时关注身体异常反应,例如剧烈疼痛、血尿加重、尿流中断或发热等情况。这些可能表明结石梗阻或伴随感染,需尽快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