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加强水分摄入:每日需要保证饮水量在2-3升之间,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并促进结石移动和排出。如果在短时间内未能明显增加排尿量,可辅以利尿剂,但需遵循医生建议。
2.适当运动:跳跃或慢跑等轻中度运动能够引起体位变化,帮助小型结石随着重力作用移动至膀胱,从而尽快排出。这种方式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伴有剧烈疼痛或泌尿道梗阻者。
3.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如坦洛新)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减少痉挛,使结石更顺利地排出。配合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症状。任何药物使用前均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评估。
4.饮食选择:避免高草酸、高嘌呤和高钙食物的过量摄入,比如菠菜、动物内脏和奶酪等,这些成分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建议多摄取柠檬酸含量丰富的水果,如柑橘类,它们可能有助于抑制结石生长。
5.医疗辅助:若以上措施无效或者出现严重梗阻与感染,可能需要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等干预方法。特别是当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时,自然排石的成功率大幅降低,需及时就医处理。
黄豆大小的结石具有一定排出可能性,但仍需警惕并发症风险,包括肾积水和感染等。如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寒战或血尿等,应立即求助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