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影像学评估
通过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明确输尿管狭窄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同时,静脉肾盂造影可评估肾功能和尿液排泄状况。这些检查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短期尿液引流
对于出现急性肾积水且伴有感染或明显肾功能下降者,可先使用经皮肾造瘘或留置双J管等方法临时排出积液,防止进一步损害肾脏。
3.内镜治疗
如果狭窄段较短,可考虑进行输尿管球囊扩张术或输尿管镜下切开术。此类微创手术可改善尿液通路,同时保留正常组织结构。
4.重建手术
对于长段或复杂狭窄,可能需要行输尿管成形术或再植术。通过重新连接输尿管健康部位,恢复正常尿液流动。
5.扩张支架或替代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放置永久性的输尿管支架或人工材料替代狭窄段,以确保长久的尿液引流效果。
6.病因处理
如狭窄由结石、炎症、外伤或肿瘤引发,应同步治疗原发疾病。例如消除肿瘤压迫或控制感染能有效减少后续复发风险。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预防肾功能不可逆损伤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