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抗组胺药:这些药物能减轻由过敏引起的瘙痒和红肿。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和苯海拉明等。这类药物一般需要每12-24小时服用一次,具体剂量应遵循医嘱。
2.外用类固醇:外用类固醇可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瘙痒。常用的外用类固醇有氢化可的松霜、曲安奈德乳膏和丙酸倍氯米松等。对于轻度至中度皮肤过敏,通常每天使用1-2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周,以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3.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少过敏反应。免疫调节剂适用于中重度皮肤过敏患者,特别是对类固醇疗效不佳或不能使用类固醇的人群。通常每天涂抹1-2次,具体使用周期因个体情况而异。
4.保湿剂:良好的保湿措施可以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过敏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推荐无香料的保湿乳液或霜,每日使用2-3次,特别是在洗澡后立即使用。
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否则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或过敏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