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蛋白缺乏性贫血怎么诊断

2025-01-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病情分析:营养性蛋白缺乏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贫血。其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

1.临床表现:

疲劳和虚弱:患者常感到无力、疲倦,这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

皮肤和粘膜苍白: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皮肤和黏膜显得苍白。

心悸和呼吸困难: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患者可能会经历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成年男性通常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

红细胞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通常在80-100fL之间,但在严重病例中可能减小。

血清蛋白水平: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下是关键指标,总蛋白一般低于60g/L,白蛋白低于35g/L。

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但红系造血细胞比例减少,可见巨幼红细胞。

3.病史:

饮食史:长期低蛋白饮食或与消化吸收不良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肠炎或严重肝病。

家族史和社会经济状况:了解是否有类似家族病史或经济困难导致的营养不良。

综合以上信息,营养性蛋白缺乏性贫血的诊断应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及时纠正饮食中的蛋白质缺乏,对预防和治疗此类贫血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