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抽动症多发生于6-7岁左右的儿童,约有1%的学龄儿童会受到影响。其症状包括快速、重复、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如眨眼、面部抽动、喉咙清嗓声等。
2.这种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和脑内化学物质(如多巴胺)的不平衡有关。大约50%-70%的患儿有家族史。
3.抽动症的严重程度各异,有些儿童症状轻微,不需要治疗;而有些则需要药物或行为疗法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α-2肾上腺素激动剂。
4.虽然抽动症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大多数儿童在青春期后症状会有所改善或消失。
尽管抽动症不是精神病,但其症状可能对患儿的社交和情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适当的关注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