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
年龄和症状:通常发生在5至25岁之间的青少年,典型症状为夜间加重的局部疼痛。
X线检查:可见小而清晰的骨质硬化区,通常直径在1-2厘米。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病灶位置及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确认。
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评估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但对于骨样骨瘤不如CT敏感。
2.治疗
保守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缓解疼痛,适用于症状轻微者。
手术切除:传统开放手术或微创技术,如射频消融。后者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将肿瘤组织破坏,成功率高达90%以上。
骨样骨瘤通常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防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