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揉按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在第一、二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每天用拇指按揉太冲穴2-3分钟,可以促进肝脏气血循环。
2.按摩期门穴:期门穴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靠近乳头外侧,每天按压该穴位1-2分钟,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胸闷、胀痛等不适。
3.按揉章门穴:章门穴位于第11肋骨游离端下缘,与腋中线交界处。每日按揉该穴位1-2分钟,能够增强肝脏代谢功能,减轻肝区不适。
4.拍打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旁开1.5寸的位置。建议双手握拳,用掌根拍打肝俞穴30-50次,有助于推动肝气循环,缓解肝气郁结症状。
5.摩腹:顺时针方向摩腹10-15分钟,可以有效放松腹部肌肉,促进肠胃蠕动,间接改善肝功能。
6.提捏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膀上部,肩峰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每日捏拿肩井穴2-3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压力,舒畅肝气。
以上方法可帮助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但并不能替代医疗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