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皮肤破损:拔罐时负压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出血现象。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较少,但如果皮肤本身存在敏感或薄弱区域,则更易发生。
2.湿气排出:中医理论认为,拔罐可以帮助身体释放“湿气”和“毒素”。当皮肤受拔罐后的压力影响,可能会在皮肤表面形成小水泡,被解释为体内湿气或病邪通过皮肤排出。
3.感染风险:不当操作或设备清洁不充分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水泡可能含有脓性液体,并伴随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4.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拔罐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皮肤较敏感,容易产生较明显的水泡和出血现象。
这些反应通常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但若症状加重或伴随不适,应及时咨询医务人员并停止相关操作。合理使用拔罐工具、控制负压强度、缩短拔罐时间以及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