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气滞血瘀型:
症状:患肢肿胀沉重,痛感明显,皮肤表面青筋突出。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枳壳、甘草等。
2.湿热下注型:
症状:患肢红肿灼热,疼痛剧烈,有时伴有发热。
推荐方药:二妙散合五苓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苍术、黄柏、泽泻、茯苓、猪苓、白术等。
3.脾虚湿盛型:
症状:患肢沉重乏力,肿胀明显,皮肤色素沉着。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五苓散。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泽泻、猪苓、白术等。
4.阴虚火旺型:
症状:患肢肿胀轻微,但有灼热感,夜间尤甚,伴有口干、舌红少苔。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主要成分包括熟地、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等。
以上方药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不可盲目使用。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日常护理,避免久站久坐,并适当进行下肢抬高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