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检查与诊断
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X光、CT或核磁共振,以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其是否因外力加重。
若伴随腿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严重疼痛,需要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范围和严重性。
2.短期处理措施
外力撞击后,需立即停止剧烈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可在急性期(24~48小时)使用冷敷控制局部炎症反应,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3~4次。
如果超过48小时仍有明显不适,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减轻炎症和疼痛,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注意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
针对神经相关疼痛,可考虑使用神经调节类药物,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以减少神经敏感性。
4.康复与物理治疗
缓解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理疗,如牵引、超声波治疗或低频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
核心肌群训练是康复的重要部分,通过增强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来稳定腰椎,减少病情复发风险。
5.手术治疗指征
如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者出现马尾综合征(如大小便失禁、会阴部麻木),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常见术式包括椎间盘摘除术或微创椎间孔镜手术。
6.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弯腰、搬重物等增加椎间盘压力的动作。
正确的坐姿和床铺选择也很重要,建议使用适度硬度的床垫以保持脊柱平直。
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并预防神经长期受损,同时要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