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物理治疗:
被动运动:由治疗师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促进血液循环。
主动运动:患者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增强肌力和协调性的练习,常见动作包括抬腿、屈臂等。
平衡训练:通过坐站转换、步行训练等方法,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电刺激疗法:使用低频电流刺激瘫痪肌肉,改善肌肉张力和功能。
2.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如厕等,通过模拟情境来进行练习。
精细动作训练:通过手部精细动作的练习,如抓握、拿捏小物品,提升手部功能。
认知训练:针对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例如记忆问题、注意力不集中,通过特定游戏和任务增强认知能力。
3.言语治疗:
语言表达训练:利用口腔运动、发音练习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吞咽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吞咽练习和饮食调整,防止因吞咽困难引起的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
4.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压力。
社交活动:鼓励参与团体活动,增强社交互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孤独感。
康复训练的方式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坚持科学合理的训练,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