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特别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生成。它们广泛存在于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2.黄曲霉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即对人类有明确的致癌作用。长期摄入黄曲霉素会导致肝细胞DNA损伤,进而引发肝癌。
3.研究表明,黄曲霉素与肝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在一些食用受黄曲霉素污染食物较多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由于粮食储存条件差,黄曲霉素污染严重,其肝癌发病率明显偏高。
4.黄曲霉素的毒性极高,其致癌效应主要通过代谢活化过程形成一种叫做环氧化物的中间体,这种中间体能够与DNA结合并诱导突变。
5.除了肝癌外,黄曲霉素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黄曲霉素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致癌物质,与肝癌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建议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尤其是玉米、花生等易受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定期检查食品储存环境,保持干燥和低温,有助于减少黄曲霉素的滋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