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大小和材质的火罐,如玻璃罐、竹罐或塑料罐。
准备酒精棉球、点火器和湿毛巾。
2.酒精消毒:
用酒精棉球擦拭火罐的边缘和施术部位的皮肤,确保干净无菌。
3.点火:
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放入火罐内部,再快速取出。
或者使用专门的火罐加热装置,确保产生足够的负压。
4.吸附火罐:
将产生负压的火罐迅速按在选定的施术部位,使其紧密吸附。
火罐应均匀分布,避免重叠和过度集中,通常每次施术选取3-5个部位为宜。
5.保持时间:
每次拔火罐保持10-15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以防止皮肤损伤。
若出现疼痛、皮肤变色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6.取下火罐:
松开火罐边缘,让空气进入即可轻松取下。
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皮肤,减轻刺激。
7.后续护理:
观察皮肤反应,若有红肿、水泡,应及时处理。
避免受寒和剧烈运动,注意保暖和休息。
拔火罐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火源安全,防止烫伤和引发火灾。同时,孕妇、皮肤过敏者、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宜进行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