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中医如何辨证论治

2024-10-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疟疾病症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中医认为,疟疾主要因感受外邪、脾胃失和以及正气不足所致,治疗需根据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寒疟:

症状:寒战发作较重,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

常用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主要包括柴胡、桂枝、干姜、黄芩、人参、大枣等。

2.热疟:

症状:高热起伏,面赤口渴喜饮,汗出烦躁,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表。

常用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主要包括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以及黄连、黄芩等。

3.温疟:

症状:寒热交替出现,但以热象为主,口渴心烦,尿黄便秘,舌红少苔,脉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

常用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主要包括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等。

4.瘴疟:

症状:寒多热少,肌肉酸疼,头痛如裂,口苦舌燥,脉弦细。

治法:化湿祛瘴。

常用方药:达原饮加减,主要包括槟榔、厚朴、草果、知母、黄芩等。

中医在治疗疟疾时,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理。除药物治疗外,还建议结合饮食调养、针灸疗法等方式,以增强疗效。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情反复或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