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镰状细胞病患者:约50%的镰状细胞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经历骨髓坏死。镰状细胞病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异常形态的红细胞会阻塞微小的血管,导致骨髓缺血和坏死。
2.激素治疗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者,骨髓坏死发生率约为5-25%。这些激素会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管内脂肪沉积和血流障碍,使骨髓供血减少。
3.血栓性疾病患者:一些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PE),也会增加患上骨髓坏死的风险。血栓形成会阻断骨髓中的血流,导致骨组织的坏死。
4.酗酒及慢性酗酒者:长期过量饮酒者发生骨髓坏死的几率约为20-30%。酒精会导致血脂异常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流,导致骨髓缺血坏死。
5.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该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约有10-15%会出现骨髓坏死。SLE引起的血管炎症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可损害骨髓的血液供应。
预防骨髓坏死需要对上述高风险人群进行特别关注和管理,避免诱发因素,如严格控制激素剂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尽量避免长期过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