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监测:
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通常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高分辨率CT扫描,以观察其是否有增大或性质改变。
对于直径在5-10毫米之间的磨玻璃结节,可能需要每3-6个月进行CT检查,以便更密切地监控其变化。
2.影像学特征分析:
磨玻璃结节通常表现为薄壁且边界清晰,如果结节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则需引起重视。
计算结节的体积变化率(如每年增加20%以上),以评估其生长速度和恶性风险。
3.定量分析与诊断:
PET-C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但对于纯磨玻璃结节,PET-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必要时,可考虑进行经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组织进行进一步诊断。
4.手术治疗:
若结节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或怀疑恶性病变,可考虑局部切除。一般情况下,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是较为常见的方法。
对于确诊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楔形切除、部分肺叶切除或全肺叶切除,以确保彻底切除病灶。
5.放射治疗与化疗:
对于无法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这种方法能够精确杀灭肿瘤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如果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或化疗。
定期随访和影像学监测是管理肺上叶尖后段磨玻璃结节的关键。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