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史询问:
记录排尿日记:每天记录进水量、排尿次数以及每次排尿的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排尿模式。
症状评分表: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Q)或其他标准化问卷对症状进行定量评估。
询问病史:包括既往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神经系统疾病史等相关信息。
2.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检查是否有腹部肿块或者压痛。
骨盆检查(女性):评估生殖器和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排除其它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前列腺检查(男性):通过直肠指检评估前列腺的大小和质地。
3.尿液分析:
尿常规: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血尿或者糖尿,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尿路问题。
尿培养:在怀疑感染的情况下进行,确认是否有细菌存在并确定抗生素敏感性。
4.专门泌尿系统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测量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包括膀胱容量、顺应性和逼尿肌活动情况。
膀胱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检查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病变。
超声波检查:利用超声波评估膀胱的形态和残余尿量。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任何检查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