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确定病因和触发因素
过敏原: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
刺激物:烟雾、强烈的气味、空气污染等。
感染:病毒性感冒、流感等。
2.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已知的哮喘触发因素。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在过敏季节之前。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诱发的哮喘发作。
3.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气道炎症来长期控制哮喘。
急救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联合用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4.自我监测和管理
使用峰值流量计监测呼吸功能,及时发现早期症状。
制定个人哮喘行动计划,包括识别和管理急性发作的步骤。
5.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
定期锻炼,提高肺功能,但需避免在高污染或高花粉环境下运动。
保持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