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因:趾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享浴室、游泳池等潮湿环境)传播。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并在局部形成赘生物。
2.临床表现:
趾疣通常为小而坚硬的赘生物,表面粗糙,有时可见黑点,这些黑点是凝固的毛细血管。
其颜色通常为灰白色或黄褐色,直径一般在1-10毫米不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或压痛,特别是在行走或站立时加重。
3.诊断:趾疣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医生可通过观察病变部位及其特征性改变来作出诊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
局部治疗:包括冷冻疗法、激光治疗、电灼疗法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含水杨酸的角质溶解剂和抗病毒药物。
自然消退:部分趾疣可在免疫系统作用下自然消退,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个月到数年。
预防趾疣的关键在于避免与病毒接触,保持足部卫生,避免共享个人物品如毛巾、鞋袜等。定期检查足部皮肤状况,及时处理较小的伤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