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质、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内积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研究显示,超过50%的脑供血不足病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血栓形成: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过度活跃时,会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部分或完全堵塞脑部的动脉,导致血液流动受限。大约20-30%的脑供血不足是由于血栓引起的。
3.心脏疾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和心瓣膜病等心脏疾病会影响心脏泵血能力,进而影响脑部供血。相关数据表明,心脏疾病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占10-15%。
4.低血压:长期低血压会减少血液对脑部的供给,导致脑供血不足。特别是在体位变化如从坐姿到站立时,容易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
5.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或血浆蛋白增多,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减慢血液流速,阻碍正常的供血。此类情况常见于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6.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预防和管理脑供血不足需要注意控制饮食、保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已有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