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咬指甲在医学上被称为“咬甲癖”,属于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据统计,大约20%至30%的儿童会出现这种行为。它通常与情绪问题或心理状态有关,例如紧张、焦虑或者长时间的无聊。
2.长期咬指甲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上的影响,如指甲变形、局部皮肤感染以及细菌进入消化系统而引发肠道疾病。频繁的咬指甲还可能影响牙齿结构,包括牙釉质磨损和牙齿排列异常。
3.咬指甲的行为有时也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者强迫症等相关联。如果持续存在且难以控制,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这种行为需要家长关注。通过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习惯、缓解压力源头,并鼓励他们进行替代性活动可以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