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黏膜内腺癌的esd剥离术

2025-07-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黏膜内腺癌的ESD剥离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早期胃肠道癌症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用于完全切除消化道表层的癌变组织。

1.定义与适应症:

ESD,全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通过内窥镜实施的手术。

主要适用于早期发现并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浅层的胃肠道癌症,特别是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2.手术过程:

使用专门设计的电刀,通过内窥镜进入胃肠道。

在癌变部位进行标记,然后注入液体使病变组织隆起,便于切割。

随后,应用电刀逐步切开并分离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

最终完整地将患病组织剥离并取出,确保无残留。

3.优点与效果: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剥离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更短。

保持器官的完整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高精度的切除可以降低复发率,保证治疗效果。

ESD剥离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早期胃肠道癌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保全器官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