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饥饿感与食欲的区别:饥饿感是生理需要,通常伴随胃部空虚感或低血糖症状,而食欲更多是心理需求,可能受到情绪、环境等因素影响。
2.定时进食:制定固定的用餐时间表,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进餐,以便身体重新适应并恢复对饥饿信号的识别能力。
3.营养均衡:确保每餐包含足够的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4.慢速进食: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更好地识别饱腹感,减少过度饮食的风险。
5.身体信号重建:关注身体的真实信号,尝试记录饥饿感出现的时间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管理饮食。
6.心理调整:有意识地区分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避免因压力或其他情绪而盲目进食。
通过以上措施,可逐渐恢复对身体饥饿感的认知,促进更加健康的饮食行为。建立合理的饮食模式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