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外邪是什么

2024-08-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中医理论中,"外邪"是指来自人体外部的不良气候或环境因素,可以侵入人体,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外邪通常包括六种主要类型,称为“六淫”或“六邪”,分别是: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或称热邪)。

1.风邪:被认为是最轻、变化无常且易于与其他邪气结合的一种邪气。风邪引起的疾病特点是症状变化多端、来去迅速。

2.寒邪:寒邪会使体内阳气收缩,引起寒冷感、疼痛、腹泻等寒性疾病。

3.暑邪:暑邪指夏季的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热病等。这种邪气有损津液,容易引发心神不宁和汗出过多。

4.湿邪:湿气重重,可阻碍身体气机正常运行,引起关节沉重、水肿、消化不良等。

5.燥邪:燥邪多见于秋季,容易损伤人体津液,表现为皮肤、喉咙干燥等症状。

6.火邪(或称热邪):火邪可导致体内上火,引发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高烧等症状。

外邪作为病原,在人体抵御力下降或气候突然剧烈变化时,比较容易侵袭人体,造成疾病。中医治疗时,会根据外邪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