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风邪:被认为是最轻、变化无常且易于与其他邪气结合的一种邪气。风邪引起的疾病特点是症状变化多端、来去迅速。
2.寒邪:寒邪会使体内阳气收缩,引起寒冷感、疼痛、腹泻等寒性疾病。
3.暑邪:暑邪指夏季的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热病等。这种邪气有损津液,容易引发心神不宁和汗出过多。
4.湿邪:湿气重重,可阻碍身体气机正常运行,引起关节沉重、水肿、消化不良等。
5.燥邪:燥邪多见于秋季,容易损伤人体津液,表现为皮肤、喉咙干燥等症状。
6.火邪(或称热邪):火邪可导致体内上火,引发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高烧等症状。
外邪作为病原,在人体抵御力下降或气候突然剧烈变化时,比较容易侵袭人体,造成疾病。中医治疗时,会根据外邪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