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路感染尿血原因

2024-10-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急性尿路感染导致尿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使尿道、膀胱或肾脏部位的血管受损,导致血液进入尿液中。

1.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占80%以上)、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尿道上行感染,引发泌尿系统的炎症。

2.炎症反应:感染后,泌尿系统内壁的细胞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出血。这种反应可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及肾盂肾炎。

3.尿道受损:在炎症过程中,尿道、膀胱或肾脏的小血管可能受到损伤,导致血液渗入尿液中,出现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

4.疼痛与刺激:急性尿路感染常伴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和血管损伤,进一步增加尿血的可能性。

5.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感染时,会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不仅杀灭细菌,也会对自身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包括血管壁的损伤,导致出血。

急性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血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感染扩散和病情恶化。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