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结石的处理:
肾结石是一种由矿物质和盐类沉积形成的硬块。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以下处理方式:
a.小于6毫米的结石通常可通过多饮水(每天2500-3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或服用解痉平滑肌药物帮助排出。
b.超过6毫米但不超过2厘米的结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手术治疗。
c.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有复杂感染的结石,可能需要开放手术或微创腹腔镜手术取出。
2.尿蛋白阳性的意义及评估: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低,出现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以下情况:
a.肾结石导致局部炎症、黏膜损伤,从而使蛋白质渗漏到尿液中。
b.存在其他合并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异常。
c.短暂性尿蛋白阳性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因素,但需进一步检查排除病理性原因。
3.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检查: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动态观察尿蛋白变化。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检测,用于评估肾功能。
肾脏超声或CT扫描,判断结石形态和可能的肾脏损害。
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明确蛋白丢失程度。
4.治疗建议:
针对肾结石引起的尿蛋白阳性,首先应解决结石问题。如果炎症明显,可加用抗菌药物。
如怀疑存在原发性肾病,应根据具体疾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并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以保护肾功能。
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密切随访相关指标,必要时寻求肾内科医生指导以获得进一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