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X线造影),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及原因。
患者需空腹6至8小时,以降低麻醉风险。术前还可能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麻醉方式
通常选择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必要时可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性和无痛感。具体方式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3.置管操作流程
将膀胱镜经尿道缓慢送入膀胱,通过膀胱镜观察膀胱内壁情况,找到双侧输尿管开口。
在膀胱镜的辅助视野下,将导引钢丝或导管插入受阻一侧的输尿管,利用影像设备确认位置。
沿导引钢丝放置输尿管支架(如双J管)。支架一端固定在肾脏内,另一端固定在膀胱中,帮助尿液从肾脏顺利流入膀胱。
置管结束后,再次透视或使用镜下观察,确保位置准确,避免扭曲或移位。
4.术后处理与监测
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警惕感染、出血或支架移位等并发症。
一般建议摄入足够水分,促进尿液排出,并定期随访检查支架位置及功能状态。支架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一般为3至6个月,以避免长时间留置造成钙化或感染。
输尿管置管是解决输尿管梗阻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术前的充分评估、术中的规范操作和术后的细致管理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