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成形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2025-04-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成形手术是一种针对输尿管狭窄、梗阻或其他异常的外科治疗,通过重建或修复输尿管,恢复尿液的正常排出功能。手术方法根据病情和部位不同分为多种,常见包括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

1.手术适应症

输尿管成形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以下情况:

输尿管狭窄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或感染;

先天性输尿管畸形,如输尿管高位开口或螺旋扭曲;

外伤或手术后瘢痕形成引起输尿管闭塞;

输尿管结石反复嵌顿造成组织损伤;

输尿管与周围肿瘤的相关病变压迫。

2.主要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通过较大的切口暴露输尿管,进行解剖后切除狭窄段并吻合健康的上下端。适用于复杂病例或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

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打几个小孔插入器械,通过摄像设备操作。相比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熟练技术支持。

机器人辅助手术:利用机器人系统精确实施输尿管切割和重建,尤其适合操作难度高的病例。该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3.具体步骤

麻醉与定位:全身麻醉后,确定输尿管病变的具体位置。

输尿管显露:视手术类型决定切口位置,暴露输尿管及其周围结构。

病变段处理:切除异常部位的输尿管,根据情况选择直接吻合或进行补片修复。如果缺损较大,可使用膀胱瓣代替部分输尿管,称为输尿管替代术。

支架放置:术中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以保持输尿管通畅,避免吻合口瘢痕收缩或尿漏。支架通常在数周后移除。

缝合与关闭:逐层缝合软组织和皮肤,确保无张力关闭。

4.术后管理

术后需监测血压、尿量和感染指标,以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

避免剧烈活动和增加腹压,促进伤口愈合;

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如彩超或CT)评估输尿管功能和吻合口通畅性。

手术成功率较高,90%以上的患者可恢复正常尿路功能,但也可能出现感染、尿漏或狭窄复发等并发症。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治疗非常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