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输尿管插管后,原有的结石消失

2025-01-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插管后,结石可能消失的原因通常与尿液流通改善、结石位置改变或排出有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1.促进尿液流动

输尿管插管(如双J管)可以解除因结石引起的梗阻,恢复尿液正常流动。随着尿液流动的增强,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能被自然冲刷并排出体外。

2.缓解输尿管痉挛

结石卡在输尿管内时,往往会导致局部痉挛和水肿,从而加剧阻塞。插管能通过撑开输尿管腔缓解痉挛,使结石有可能沿输尿管滑入膀胱,最终随尿液排出。

3.结石碎裂或移动

输尿管插管的过程中,器械操作可能对结石产生轻微机械作用,这可能导致结石移位或进一步碎裂成小块,有助于自然排石。

4.影像误判

在影像学检查中,结石的显示依赖于多种因素,如透视角度、组织重叠等。插管后局部尿路内压变化以及周围组织的改变,可能造成后续检查中难以观察到原先存在的小结石。

5.溶解作用

部分结石由尿酸组成,在尿液pH值改变(如口服碱化药物治疗)后可能部分溶解。插管后尿液排空更畅通,也有助于这一过程。

定期复查影像及监测病情进展十分重要,输尿管插管虽能改善急性症状,但并不能根本解决结石形成的原因。建议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