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肺结节通常指的是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型病灶。如果直径超过3厘米,则称为肿块,相对恶性风险较高。大多数肺结节都是偶然在体检或因其他呼吸道疾病检查时发现的。
2.良性与恶性比例:研究表明,90%以上的小于8毫米的肺结节是良性的。这些良性结节可能由炎症、感染(如肺结核或真菌感染)、瘢痕组织、血管异常等导致。
3.感冒与肺结节的关系:感冒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肺结节,但感冒可能伴随的肺部炎症或感染(如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可能表现为暂时性的影像学异常,这些在后续随访中可能会消失。
4.评估恶性风险:
结节大小:直径越大,恶性风险越高。例如,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率低于1%,而大于20毫米的结节恶性率可达50%以上。
边界形态:边缘规则、光滑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而边缘不规则或毛刺样的结节更倾向于恶性。
生长速度:通过动态观察,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通常是几个月),需要警惕恶性可能。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尤其是超过50岁,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越高。
吸烟史: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患恶性肺结节的风险更高。
5.临床下一步处理:对于发现的肺结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小结节(小于6毫米):通常建议定期复查,每3-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随访。
可疑结节(6-8毫米或以上):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胸部增强CT、PET-CT甚至活检,以明确诊断。
症状联想:如果同时伴有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或体重减轻等症状,需要高度重视。
肺结节的发现并不一定预示着严重问题,但需要结合临床背景、影像特征和个人风险因素综合判断,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管理和随访。